古代圣賢的故事及傳說→諸葛亮
更新時間:2018-11-18 15:20:26
諸葛亮,字孔明,東漢時山東省瑯琊郡人; 父諸葛珪, 字子貢,曾作泰山郡丞,生子三人, 兄為諸葛瑾, 次為諸葛亮, 弟為諸葛均。
父親諸葛珪與母親章氏相繼逝世, 兄弟三人被叔父諸葛玄撫養(yǎng),當時叔父 擔任袁紹所署的豫章太守,未久, 朝廷改換朱皓為豫章太守,諸葛玄只得攜帶全家大小,投靠舊友劉表,并生下幼子--諸葛誕, 當時諸葛亮年僅八歲。
吳主孫策在城樓飲宴,剛好于吉道長經過,城中男女個個焚香伏道迎接,孫策怒叱狂夫,令兵士將于吉燒死,一時大雨如注,雷電交加,于吉仰臥大喝,頓然云收雨停,眾將紛紛下跪羅拜,孫策更加憤怒,令武士持劍斬殺,一道青氣投向東北,孫策自此曉夜不寧,形容樵瘦,取鏡自觀,見于吉立于鏡中,大怒拍碎鏡子,舊疾箭瘡一時發(fā)作,昏絕倒地,醒來,取下印綬,交給弟弟孫權, 隨即而亡, 享年26歲。
孫權既掌大事,周瑜推薦臨淮的魯肅,魯肅胸藏幍略,事母至孝,就居曲阿,家庭富裕,大散財栗濟貧,受聘到了東吳, 并引薦好友諸葛瑾。
諸葛瑾自叔父逝世后,送嬸母及堂弟諸葛誕回山東瑯琊,并將家事託以二弟諸葛亮,然后進入東吳為官,受到孫權以上賓禮遇。(資料來源:峰華石業(yè)雕刻)
襄陽司馬微見諸葛亮是個伏龍人才,引薦其向汝南靈山鄷公玖拜師學藝,居碁年不教, 諸葛亮仍奉事虔謹,鄷公玖才拿出三才祕籙、兵法陣圖、孤虛旺相諸書,詳加傳授; 又引諸葛亮到武當天柱山紫霄峰,向北極教主學法術, 得瑯書金簡、玉冊靈符等六甲祕文。
諸葛亮學得仙術, 下山定居南陽,晴耕雨讀,刻苦學習、研究歷朝的政治、經濟狀況和各種學派的政治主張,爾后協助劉備火燒博望和赤壁,建立西蜀霸業(yè),又七擒孟獲,六出祁山,鞠躬盡瘁,死而后已,成為我國古代最為著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。死后被封為武侯。
因諸葛亮曾在南陽結廬躬耕,到了晉代,南陽人就在臥龍崗上建祠修院,進行紀念。以后歷經兵火,屢建屢毀,直到清康熙年間才又按照原貌再次重建。近年來,經過有關部門的積極修葺,南陽武侯祠已煥然一新,成為一處聞名遐邇的旅游勝地。
“千古人龍”金字匾額的山門是武侯祠的起點建筑。拾級而上,穿過鐫刻有“漢昭烈皇帝三顧處”石碑坊和仙人橋,迎面就是祠院的主體建筑--大拜殿。殿內塑有諸葛孔明像,綸巾羽扇,神態(tài)飄逸,儼然如生。兩側是其子諸葛瞻、其孫諸葛尚的塑像。大殿外的卷棚內匾額、對聯琳瑯滿目,兩壁間還鑲嵌有歷代文人名士的筆跡石刻,真、草、篆、隸,各具特色。過了大殿,就是蓬鬆如傘、古樸美觀的諸葛草廬,這就是諸葛亮當年隱居攻讀的地方。草廬之外還有古柏亭、梁父巖、野云庵、甯遠樓、伴月臺、三顧堂、小虹橋、老龍洞、抱膝石等景點,被稱為“臥龍十景”。這里處處清幽,景景稱絕。尤其是三顧堂和關張殿中溫文爾雅的諸葛亮、謙遜恭敬的劉玄德、急不可耐的張飛和神態(tài)安祥的關羽塑像,維妙維肖,各具其妙。為了供游人更好地瞭解諸葛亮的生平事蹟和偉大抱負,甯遠樓里還用簡明的文字記述了魏蜀吳三國時期的政治、經濟、文化發(fā)展情況。
武侯祠的廊壁間鑲嵌的三百馀通碑刻,殿堂上數不清的匾額楹聯,碑刻刀法細膩,很多在書法上有相當深的造詣。像岳少保書寫的諸葛亮《出師表》碑刻、“還我河山”碑刻和鄭板橋的“難得糊涂”碑刻,筆體蒼勁,灑脫俊逸,歷來受到國內外書法愛好者的推崇。武侯祠內的匾額很多,或懸于簷下,或掛于屋梁,頗受游客青徠。能工巧匠將名人的書法鐫刻在木匾上,凸凹相間,刀筆豪放,入木三分,氣勢非凡。武侯祠的碑、聯、匾集文學、書法、繪畫于一體,是一珍貴的藝術寶庫,對游客也有較強的吸引力。
武侯祠既是南陽一處重要的旅游景點,也是三國旅游線上的一處旅游熱點,掩映于萬木崢嶸、蒼松翠柏中的南陽武侯祠,是紀念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、軍事家諸葛亮當年曾經結廬居住、荷鋤躬耕的地方。全國目前尚保存九處武侯祠,南陽武侯祠僅次于成都的武侯祠而位居第二,位于南陽市區(qū)的臥龍崗上。
諸葛武侯傳記
諸葛亮字孔明,瑯琊陽都人氏。亮少年有超群之才,英霸之器,身長八尺,容貌魁偉躬耕于龍畝,不求聞達,時人莫測也。帷潁川徐元直,與亮友善。
劉備屯于新野,徐謂備曰,諸葛孔明臥龍也。備遂詣亮,凡三顧乃見亮于隆中,諮亮以當事之事,答覆甚詳,備知亮非常人也。遂解帶寫誠,厚相結納,以亮為軍師,后拜亮為相,秉扶漢室,繼絕興微,志在靖亂,爰整旅師,無步不征,神武赫然,威振八方,建殊勳于季漢之軍政,當相國后,揮職善積,撫百姓,示儀軌,約官職,從權制,開誠心,佈公道,盡忠于時者,雖仇必賞。 犯法怠慢者,雖親必罰。服罪輸情者,雖重必釋。游辭巧飾者,雖輕必戮。善無微而不賞,惡無悔而不貶。庶事精練,物理其本,循名責實,虛偽不齒,終于邦城之內,威畏而愛之。其行政雖嚴而無怨者,用心公平而勤戒謹明也。
故此堪稱識治之良才,經綸滿腹,智略非凡,百戰(zhàn)而無不克,其志在匡扶漢室,豈容三分鼎立,獻精誠而表出師,以鞠躬盡瘁,忠貞至。亙古稱為天下第一軍師。